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互相托举 彼此成就

更新时间:2024-03-22 19:32:49作者:自考教育网

来源:廊坊云报

月薪2万起,工作在一线城市,最初的教育背景是二本,还是体育、中文、生物等并不吃香的专业。

这些廊坊师院的毕业生,凭什么被腾讯、阿里、IBM等互联网巨头选中?与本科学历并不相关的软件技术中级资格证书?超出年龄的解决问题能力?强大的后援团队?20年来,米新江老师和他的信息技术提高班被《计算机教育》《中国教师报》等权威媒体多次报道,却一直深陷争议。

​互相托举 彼此成就

很多人赞叹:这是奇迹;也有人质疑:这是骗局。

真相如何?让我们走近他们,探寻传奇背后的奥秘。

廊坊传媒网讯 有人说,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关键不是看他赢过了多少人,而是看他成就了多少人。

总有人喜欢强调竞争的激烈,然而,在资源的争夺战中,你死我活的“血腥”背后永远是零和博弈。

急着分抢蛋糕不如先把蛋糕做大。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讨论蓝海战略,有别于传统竞争模式,它强调不再把主要精力放在打败竞争对手上,而是放在全力为买方与企业自身创造价值飞跃上,并由此开创新的“无人竞争”的市场空间,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蓝海。

蓝海战略对于资源的调动及高效优化配置无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互相成就的良性互动变得日益重要,就像一条河流总要不断地遇上另一条河流,才终成浩瀚江海。

在提高班,不仅师生之间、学员之间的关系已经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的稳定模式,而且他们从不吝于面向更广阔的的天地释放这种积极、正向的能量。

亲朋好友、邻居乡亲,很多人通过提高班的学员了解到提高班,进而走进提高班,实现了共同飞跃,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重新把命运握在自己手中的奇迹。

米新江老师曾说,人才的培养就是要熬过“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的等待,等到一批批高素质、好品行、高能力、高薪资,含苞待放般的学生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他们将迎来的是“花重‘北上杭’”。

他的“野心”是将提高班打造成互联网界的“黄埔军校”。

第一章 齐心协力闯新路 探索教学“组合拳”(上)

不断学习才能不断精进。

就像学习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今天的提高班也是在摸索摔打中不断成熟起来的。

李坤来自于石家庄晋州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是提高班5期学员,多年来一直与提高班联系密切,也见证了提高班的“进化”之路。

2005年,李坤考入廊坊师范学院学习化学专业。

大一时,他们班的计算机基础课由米新江老师任教。

米老师讲课风趣幽默,循循善诱,很能激发大家的学习兴趣。

李坤回忆说,他后来走进提高班就是因为受了米老师“授之以欲”的影响。

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李坤发现当时用来辅助他们专业学习的软件很少,他思考,鉴于一些化学实验有一定危险性,如果能开发一款这类软件不是很实用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抱着将来要自己开发这样一款软件的想法,李坤在2006年夏天成为了提高班的学员。

那会儿正好赶上米老师对提高班的教学模式有了新的思考和探索,从上课的模式到教学资料的梳理精选,再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班呈现出许多变革的新气象。

李坤他们与米老师一起成为探路者。

2007年,在提高班学习了一年左右,李坤和同学们接到米老师交代的一项任务——为学校的机房编写收费系统。

原来的机房收费系统虽然实现了基本功能,但受限于所使用的的代码语言,系统的维护成为了难题。

第一次独立写程序,李坤既感到紧张,又有些跃跃欲试。

他一边对原来的系统进行调查了解,一边查阅相关资料学习,最后顺利完成了机房收费系统的编写。

当时,班里十几个人只有两个人做到了。

此后,编写机房收费系统就成为了以后提高班新学员们“实战”的第一课。

后来,李坤他们又尝试编写了学校的评教系统等程序,在这过程中,提高班的“项目驱动式学习”有了雏形,通过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互相推动的学习模式也逐渐成熟并稳定下来。

2009年,由于备考南开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的研究生,李坤曾退出提高班。

考研失利后,他一边工作,一边重新回到提高班继续学习,那时候,他对自己将来要走的路还有几分犹疑不定。

2009年底,他辞职再次专注于提高班的学习。

这时候,提高班已经引起一些关注,不乏一些商业机构找他们寻求合作。

在那段时期,李坤带着学弟学妹做了几个商业类的程序。

而这段经历也成为提高班后来开启“师徒制”的契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米老师非常重视和擅长总结,也正是因此,每当提高班中偶然出现一些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效的小苗头,他都能及时捕捉到,并通过探索、创新将之逐步系统化、常态化,为学员们的学习提供强大助力。

提高班如今人人称道的、“润物细无声”的学习环境就是米老师这样一点一滴打造起来的。

对于学员们每个阶段所借助使用的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料,也是米老师这些年来不断搜索精选出来的。

“同样内容的资料,老师也许要看十多个同类素材,再从里面优中选优,挑选出最适合同学们使用的。

”李坤说。

当年,他们参加河北农大计算机专业自考的时候,米老师为了给他们做榜样,也为了更深入探索学习规律和适合学员们的学习方法,他也和同学们一起备考,后来顺利通过考试考取了河北农大农业信息化专业的研究生。

米老师应该算得上是最懂学生的老师,因为他真的是用心在做教育,他始终在探索德才兼备的人才究竟是如何养成的,这种探索既有理论上的创新,更有实践成果上的突破。

话说提高班之 从来没有“一战成名”

那些让你望而却步的,或许正是别人求之不得的机遇。

就像一枚硬币总有两面,几乎所有的观点都不难找到与之相悖的另一个观点,所以我们总提倡要辨证地看待问题。

在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能不能一以贯之、持之以恒,遇到困难毫不退缩,因难而上,在困境中不断磨砺出自己新的光芒,则是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终身成长的一个课题。

看到那一个个朝气蓬勃、勤勉奋进的优秀学员,让人感觉提高班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

然而提高班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中间也经历过许多波折。

提高班每一个学员的华丽蜕变,和提高班的“一鸣惊人”,其实背后都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功”。

有人说,这个世界从来不缺少“金点子”,缺少的是完美落实那些好思路的执行力。

的确如此。

太多人面对困难习惯了妥协退让,使很多有益的尝试就这样浅尝辄止。

一切困难都是机遇,从来不是虚言。

正视困难,就会发现它往往才是最有效的提示,启示给人们通往目标的关键。

而情绪上的畏难和抗拒,才是真正会绊倒一个人前行之路的巨石。

“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走得远。

”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努力,面对风雨坎坷,会更加勇敢有力。

这也是提高班能成功蹚过一次次困难的秘诀。

提高班格言:困难是进步的阶梯。

(一个人要想进步,那么必可不少的阶梯就是困难。

踩着困难往上爬,99%会进步了。

(记者 任雨薇编辑 王璇)

为您推荐

....